问题详情 我要提问
满意度: 类型:建议 编号:20752     部门:部门调整前所有问题     提问者:NHK—     提问时间:2010-01-15 15:37:41
关于海港路中段全面修改提升的建议
关于海港路中段全面修改提升 打造国际水准精品建筑的建议

(一)对南洪街西首地块建筑调整设计方案1的简单评价
此处建筑的设计方案,有肯定的地方是:(1)比较注重和体现了现代感;(2)在结构构成上作了一些带有点想象性质的探索;(3)对此处的商业定位比较重视。
此处建筑设计的不足地方是:(1)虽然有现代感,但民族文化历史文脉及具有典型意义的地方风格特征感觉没有体现出来;(2)虽然有些想象力,但对裙房的设计陷入严重的误区;(3)虽然商业定位比较重视,但缺少足够的清晰和把握及上升到更高层面的高度;(4)局部及整体审美观偏离较大。
此处建筑的设计如果换在别的相对次要的空间位置也许还“能用”,但放在此处感觉不太适宜。
建筑是门艺术,是展现社会人生内容和生活空间环境相辅相成的设计艺术体系,建筑设计艺术要与地理生态环境,历史人文环境相协调。通过个人的一些分析,我认为此建筑的设计恰恰是在与此地块所处的环境位置关系上及城市总体战略上把握的“不足够的充分”。
(二)对南洪街西首地块建筑调整设计方案1的试分析解读
(1)商业位置解读
此地块处于目前烟台建成区商贸服务业带“6横”中极为重要的一横中,由北至南:北马路芝罘屯商贸金融服务带------“中央商贸服务业繁华一条街”------南大街只楚路城市中央大道综合功能带------环山文化路白石村商贸服务业带------塔山红旗路鲁大综合商业带------港城东西大街商贸服务带;也是处在目前建成区商贸服务业带“10纵”中比较居中的重要一纵中,由西至东:开发区福山区大综合商贸服务区------幸福区域至夹河东岸一线综合大商贸服务区------建设青年路综合商贸服务带------大海阳机场路商贸服务带------“海港路玉皇顶通世路商贸服务带”------西南河胜利路综合商业服务带------解放路山海路综合服务带------莱山区现代商贸服务区------高新区综合商贸服务区------牟平区综合商贸服务区;处在目前建成区商贸服务业“大圆点中心圈”的核心,枢纽的位置(“大圆点中心圈”解释:沿市府街向西平穿,起自胜利路口------西南河路口------海港路口------经西大街------“大海阳路口”------青年路口------建设路口为止的横向范围;以“大海阳路口”为中心点北至北马路以北,南至南大街以南相应的纵向纵深范围。再围“大海阳路口”的这个中心点“画圆圈”);具有烟台目前建成区皆目前周边所辖县域市(县)南北东西纵横交织的“全市大商贸服务业总体布局”上的“战略支点”意义。而以上例举的总体商贸服务业的商业地理重要意义及核心战略价值在该地块位置的建筑设计中是否应予“充分足够的重视和体现”,或赋予“更高层次上的意义”,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初衷所在。
(2)历史文脉解读
此地块以西为明清代时期老《海防营》,西大街道北(今振华位置)为历史上古色古香,趣味盎然的西大街百货商店?(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左右拆的?),历史文脉价值明显。而向东延伸出的两条街(北大西街,南洪街)大概是明清代历史上沟通老海防营等商业往来活动的交通通道,历史文脉价值同样不能被忽略。现建筑方案的裙房设计不但挡住实际也是阻断损害了这里的街道历史文脉的延续(尽管虚线处也作出了一个连通北大西街的小通道,但从城市视觉设计的导向作用和意义上看,这样设计能形成“事实上的堵住”),不利于一代一代的本地人及外地游客了解寻知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历史上扩修北马路等城市建设拆了多少从朝阳街南口向西南至日报社前后身的小街小巷(包括其中的我市著名民族商业代表《瑞蚨祥》的商业原址等),我们再从哪里找寻感受到那段历史。。。。(“保护的往事”提不得啊,非常非常可惜)。而主体部分的建筑设计,是否应该体现一点区域文化精神--历史文脉价值--地方典型风格特征的味道。彰显城市特色这个提法很好,但如何作好便成为一个大大的问号。
(3)美学特征解读
特定位置环境的建筑不但与历史文脉有关联,似乎也可以解读出还与某些特定的美学有关联。比如这里的裙房设计,在北大西街的西头“添了堵”。我们说北大西街与南洪街在西头交叉所形成的三角形叉字路形状,或许隐含一点美学的成分,这成分或许来源于对十字路口那古板枯燥也是十分不利于交通通畅的足以令人厌烦的拒绝心理。比如典型的济南(北京也有这种传统的路口模式)净是经二纬三式的十字路(口),这个因素不知给济南的城市交通效率和城市形象拉下了多少印象分(不然为什么济南交警在当时全国一枝独秀,或许就是济南那过于古板十分不利交通通畅的十字路网才更需要济南交警的那种“神威”),反正我有这个感觉(尽管省会但这个城市几乎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好感)。别管别人的事,还是回来说说我们自己的事吧。在此地块设计了这么个裙房,岂不愣是硬硬的再造了一个十字路口(其实烟台的十字路口已经不少了,象南大街)。难道我们还要步济南那种传统拙劣的十字路口模式的后尘吗?济南之所以是济南,大连之所以是大连(浪漫之都路口那种“六通八达”交通方便舒适也颇具美感的道路口5—6面方向便捷通达的感觉。。。),这就是差距。再从地图上描述出来的道路形状看,上述所说的两条街所形成的三角形叉字路是不是也有点象总是向四周分叉的,形象自然舒展流畅也颇有美态的树枝和河流。这是否也多少应验了一点唐代诗论家司空图提出的“韵外之致”,“象外之象”的韵味所在。如果还有那么一点点相似的美学价值,我们就决不要去为了那一点商业利益,而把这看似哪怕是一点点的美学价值(城市的道路形状应多些这种变化的形状,少些十字网格式的古板形状)用“有些丑陋的裙房”把她抹掉了。说来也巧,仅当用来分析说。大概记不太清好象是04年的规划展上,在一个十分类似上述裙房设计模式的建筑模型展位前,我们曾经的一位市长先生曾面对此模型(主要对裙房的设计)端量停留了许久,连说了两遍大概几个字的意思:反正是“这个不好”的意思。倒不是因为他是市长说的话就一定是真理,倒是觉得他多年前的那句话似乎印证了人们共同的审美欲求心理。你想吧,一个外观直上直下,坚挺笔直,有棱有角,近似方正的主体建筑,底下配一个水平面削平了的鼓肚建筑圆形体量,那是怎样的一种审美观。搞不懂的是,为什么当年就有人作出的提示(也仅仅为提示,不能作为指示来考量。要以是否科学作为衡量判断的标准)今天我们还要重蹈覆辙,难道是要刻意的坚持那“独到的审美观”吗,还是别的什么。难道当年我们就不会就着“那个看法”去考量悟到一些什么。不但裙房设计单独来说不符美感要求,裙房设计如和此处路口合起来的效果看简直足令人作呕了。本来好好的一个三角形叉字路口(路),再在这路口设计个偏向北侧铺开的裙房,形成一个伸向南洪街不规则(也不对称了)的十字路口,只所以说是不规则的路口,是因为其后是“隐而实存”的北大西街,所以说这种设计在视觉设计上讲是不规则的,违反了基本的美学原则。我似乎感到这种设计是在刻意向阳光100的南端“接轨”相连。如果这种情况不处在这样的路口(其它“可能的情形”)作这种相连也许还可“尝试”,但在这种路口尝试是万万不能要不得的!在国内外大中城市你看到有这么作的以及成功的先例吗?我都在想,那么些年来,我们城市有些方面的规划设计在审美观上是不是出了问题(还有许些个案佐证)。再说说除裙房以外的建筑主体外观结构设计。客观的来说也含有现代设计元素。但主体建筑整体看艺术含金量太一般,就是简单的块面组合,就是立面与立面直线和立面与平面直线比较简单相交的体量外观,唯一有点相对来说变化处理相对较大那么一点点的是在主体量正面中间部分近似三角形的玻璃面上作了一个切面变线的处理。而从建筑主体量总体外观上看,看不出有太多的更高层次意义上的艺术处理,也品味不出太多的东西。尤其这种层次意义上的建筑设计,放在如此重要的地块位置,怎么可能达到我们提出的提升城市品味的目标?不可能,这种层次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在这种地块位置不可能承担如此的“重任”。前头说了,现建筑调整设计方案如果换在城市别的相对次要的位置也许比较适合,也许能用。但放在这个位置使用是我们必须“十分清醒”的事情,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后患将无穷。经专家论证的方案也不一定完全百分百的都准确(其实现今谁不敬重专家这个职业),就是在我们城市以往许多重要的地段,重要的已建成工程当中,不也是经过了专家的审定吗,怎么还有许多的遗憾事情发生?暂且不说一些重大工程,就说说与本文所述地块建筑同处于海港路这个重要的路段的建筑设计(是否经过了专家的审定不得而知),比如阳光100(北头)南侧中间部分的两座高层公寓式建筑,才建了几年就注定成就了它那垃圾式建筑的命运(这种建筑不是完全不能用,但放在这个最黄金重要的地段就成为了“垃圾”)。尤其在如此重要的地段用了艺术含量及功能效应本应最大化的极低层次意义上的建筑设计。主立平面的方方正正,四棱四角的边角线,象切出来的蛋糕和儿童堆的单个积木傻乎乎的立在那里(还有类似的象滨海景区绿地广场南面凯旋楼盘的那两座长方形高层商品住宅,及振华国际广场上面的两座高层公寓住宅等建筑个例,都显示出了这种建筑设计外观简单粗笨丑陋的一面)。类似这种生硬简单化了的单个建筑体外观(含这些“建筑群体”的协调性也未见其尽善尽美的处理)让烟台在合理有效并最大化的整合利用城市最佳土地资源价值上失去了多少个“增值增色的机会”,多少个“抓住机遇”的机会,又丢了多少城市景观及城市综合竞争势力的分。比起青岛大连,我们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及影响力在国内(还没说世界)公众眼中远没有他们那么的高,那么的大。而不十分注重细节及追求至高完美境界的城市及城市理念毕竟不能铸就真正的国际性城市。所谓“细节决定成功”。
(4)识别标识解读
城市建筑外观,结构装饰,街道街区导视,道路围档等要素是城市视觉识别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分解:一是此地块的建筑具有标识三角形叉字路特征的作用;二是标识此地块身后有两条繁华小街的城市特有风貌特征(从长远看,将来的北大西街随着北马路及以北的繁荣也会繁荣起来);三是标识此位置处于城市中央商圈内的特征。四是标识一定民族风格及区域文化皆地方典型风格特征特色的审美特性。该地块的裙房设计把前两条应标识出来的特征作用“在视觉上给封堵抹杀掉了”。而建筑主体设计对于第一条至第四条的标识作用还没有完尽的体现出。
(三)对南洪街西首地块建筑调整设计方案1的具体建议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解读分析,我认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该地块建筑设计方案还有明显不符合该地块各种因素,各项条件所要求,所必须达到的设计问题。有慎重对待并力求斟酌多次的修改以完尽的必要,以下是大致的几条具体建议。
(1)对此地块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全面整体性的修改,以满足各种综合因素的考量和更高层次意义上的需要。建筑设计稿可有数套以供反复推敲比较选择(我们现在只看到了这么一个方案,也许不便公开。而一个方案就能代表“所以可能”成为最佳最优最大化的方案吗?)。什么时候真正成熟了什么时候再定夺也不晚。城市建设如单纯急于求成,功利性的往往是不成的(容易造成遗憾工程)。应追求质量前提下的发展速度。香港汇丰银行大厦从构思设计到落成用时6年时间(由国际著名设计师设计)。我们不一定完全参照这种速度。但那些国际性的城市对待城市建设执着,完美,至高,全面,精益求精,非常负责任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好好的认真学习,借鉴与反思。所谓“国际城市之所以国际城市,国内城市之所以国内城市,一线城市之所以一线城市”。
(2)坚决保留保护现南洪街与北大西街自然,历史形成的道路(口)形状和原貌,即三角形叉字路(口)。假使按这两条小街路形路口在今后(应有长远规划)打造成著名的商业街,仅就国内繁华商业圈(街)来看,好象没有太多的相似性,因为往往在“差异化比较”中能找出区域的特征和特色。这种可能的区域特征因素无论在我们城市里的哪个部位都不能让它“轻易地溜走”。
(3)强烈要求取消现裙房在此地块外探式的设计方案。坚决不能把北大西街的路口挡住,并确保保持原貌不变。裙房的功能设计不能以牺牲更大的利益为代价,也不必在城市的所有位置都要生搬硬套的设计裙房功能。(注意好这个大前提就行)(但恰当,灵活,妙到的裙房功能设计及深入全面的提高城市土地的商业,经济附加值的充足利用率的裙房功能设计规划的“理念”亦可提倡)。只是考虑应在适合的地点能不能用以及如何去用的问题。考虑到以上综合原则及上述分析,我认为,此地块位置裙房设计不适合作外探处理,可否考虑“内置裙房”的设计(即在主体建筑地上的10层左右为裙房功能的替代)。为了烟台不再出现重大遗憾,为了不再当那二三流城市的“大县城”,更为了烟台的荣辱兴衰存亡命运,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此地段地块,谁采用了这种裙房(现方案)的设计方案,谁就要对烟台负责,谁就要对这座城市负责,谁就要对历史负责。
(4)此地块的建筑主体设计,其平面(和立面结合)建议原则要严格采用并吻合此地块三角形平面几何形状,即维持在此地块三角形几何图上西端(三角尖部)作南北垂直平切而形成的建筑平面几何形状。这是现今国内外著名,成熟的城市均所严格遵循的建筑体平面设计原则与街道(道路)关系处理的设计原则法则。一定不要出现违背这种基本原则(也是实践证明了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基本法则)前提下的那种随意盲目不成熟的设计。我们现在的城市中就有些个这样看起来似乎有点幼稚也让人有点质疑的设计个案。
(5)地上39层仅就目前来看比较合适也含那么一点前瞻的因素。但如果综合考虑裙房的功能及超前的较前瞻的安全底线及实际需要可能,似乎应该考量再加较大层数的级数。香港的地标性建筑好多在100层以上,我们可根据我市的实际大胆运筹,根据总体规划战略布局,全面斟酌考量,现在不必急于下个结论,可先逐步作论证。多考察借鉴国际城市经验(教训),不要单纯只在国内城市的眼界。要作50甚至100年以上的适度超前考量。这样增加的“较大倍数级数”完全可以满足用作“替代裙房”,即拿出地上10层左右作为“内置裙房”并弥补原裙房设计外探处理的功能面积(且现代电梯很方便),既适度利用了空中空间,功能也相应增加了,也确保了原有的两街历史文脉,风貌特征,视觉及人流通畅等等因素。而且适度超高的标识彰显了这里的中央商贸区特征(这种特征很重要,也很需要)。暂时看也许与目前周围的华达大厦及北头的阳光100应有某种呼应关系,但从城市长远的发展看华达大厦的呼应关系未来可能由海港路南头东侧的空地(龙睛?)未来的建筑高度所取代,而与阳光100(海港路北头)的呼应关系未来可能由北头的海员俱乐部地块的建筑高度及外观体量(含宽度)所取代。还有周围其它的未列入考量。目前看39层高度比华达大厦高出了近6层左右,不过我的这种考量也是动态的,别忘了,与其临近的华达大厦都建了多少年了,似乎已失去了可参照性(现在海港路北头的阳光100就开始有点显矮了,才建了几年?)。多少年后华达大厦有可能就是夹在城市中的又一个“劳动供水大厦”。这仅是一种探索性的思路供专业分析。我认为可作大胆而审慎的探索,暂先不作定论,大不了再回到原来。本人并非是城市楼宇不顾总体规划布局大框及区域地形地貌特征,不分地段位置主张城市建筑楼宇全盘一律越高越好的主张派。在国内“仅就目前的实力”来看似乎我们做不过上海等地大城市,在国外我们也许永远作不过纽约。单纯一味强调高度我们似乎占不到太大“便宜”。但我们可以走“差异化发展”及“超高数量”及“极限高度”适度平衡“控制”,灵活巧妙运用,协调布局发展之路(差异化发展表现在比如国内,各大中城市都有建超高层的“权利”和“能耐”,我们也可以“适度的布局”超高层建筑,只是在超高建筑上应注意体现好民族风格,区域文化地方特性及地方艺术创造力个性方面多作文章。这样基本能发挥出差异化的比较优势,也才能真正彰显出城市特色。而不分青红皂白,在“城市的所有位置”全都建上100层左右或以上的高楼且不注意城市文化地域风格特征的注入,似乎不是我们想要的“特色”,容易“千城一面”)。即要相对适量适度控制协调的超高“数量”布局(100层左右或以上)与单体建筑的超高“总高度”适当控制(“与我市地貌特征和背面南山的高度适度平衡协调。但对这种超级高度的建筑是否可视不同情况灵活掌握区分对待,比如采用建筑体量越往上越细的塔形超级高度的建筑可否适当的超过背面南山山脉的高度,象南洪街西首地块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具备和需要,可否考量布局这种近似塔形或塔形的超级高度建筑。建筑设计当然要比较具备一点当地典型地域风格特征特色。当然具体采用哪种形式的建筑结构皆建筑外观形式并不一定太局限,还要由我们来判断所招标设计方案想象创造力空间有多大,功能-艺术-境界-层次含金量有多高,及哪种效果图样最能比较典型的表现出烟台的风貌特征特色皆也最能比较吻合此地块环境位置的外观视觉要求与功能要求。此地块建筑可与南洪北大西繁华商贸步行街整体规划拆迁改造一起建设,随整个步行街区3—5年建成均可。如果条件成熟,此地块建筑也可单独提前起动。——注:本括号内容为2010年1月15日添加补充”)等等其它因素相结合。比如解放路东的“世茂海湾一号”就是一个大胆超高适度合理布局的较佳范例。而此位置地块我认为正处在适当作些大胆而前瞻上需要的“最佳超级高度重要布局节点”上。
(6)对于主体建筑设计本身的意见前面已经谈了初步的分析,这里再补充个大致概念性的意见。除了以上提出的以外,我认为可着重从包含在“差异化发展”里的历史文脉,当地文化传统及独具地方特色的审美特性方面,去尽量挖掘我们目前所能挖掘的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皆可操作性的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形式,表现元素。烟台乃至胶东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各种艺术种类,由于时间关系及文字描述及个人学识等方面因素的局限及艺术创造严肃较高的专业要求,在此不作更多描述。但作为关心和探索的角度上,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欲求和理想。处于对城市的关心及现实,我觉得此地块的建筑设计在整体结构上如果可能作到的话多少可考虑一点民族性外观结构特征(地方文化艺术风貌特征方面)与现代建筑与西洋建筑外观特征相融合的总体结构大框架(因为烟台的文化传统里本来就有民族区域文化与西洋文化相融合的一面,也即与烟台包融性也相吻合的一面)。有了这么一个概念性的主立平面结构的大的框架,再结合现代设计的各种手段,把这里可能作为表现内容的历史文脉及文化代表性的特征素材挖掘提炼一两个能代表的就行。如能把这个素材再辅以胶东的艺术形式作象征主义或其它各种流派手法的深度创作来表现也比较的理想。总之,艺术创造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的,多种多样的(并不一定太局限),也是极富挑战性和想象创造性的。是需要有更高层次能力的设计人才和实力作前提条件的。而把我们的重要建筑赋予比较鲜明一点的地方特征(特色)是我们城市都乐见的一件事。
(7)此地块能否用作建个小型绿化地。城市绿化到处都多一点自然谁都乐见,但我也到此看过,总体感觉此地块可用作绿化的空间面积太小,如果是社区,没太大问题,但换在这里公共聚集及商业流通地,建个小花园绿地,形不成大的气候,而且会浪费这里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城市的商业辐射带动力,这些商业价值(亦应含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多少来说会最终反哺这座城市的。这里的三角形地块是凹进一块的,如作绿化地在海港路口就会形成一个十分不规则的路口,不太利于城市景观。绿地应该会在周边相应的多个地方的绿化布局中得到调剂全面平衡考虑的。此地块建筑物前面亦可立一座雕塑,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8)此地块的建筑设计可面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如果国内的能胜出我们就用国内的,如果国内的还不能胜出,那我们就要“坚决的毫不留情面的”聘用外国的设计师(机构或团队),因为外国设计团队或机构的设计理念非常的成熟,经验也非常的丰富,在实力上不是目前国内能够比拟的。我更倾向于直接聘用外国的设计机构。谁最能满足客户方(烟台作为城市方)就让谁作。这当然含国际水准的设计机构和团队,这当然需要花钱,当然我们也希望最好找国人设计尽量少花钱,这好事看起来就是挺矛盾。但这种“竞出来的优选方式”在国际上是通用普遍的,也是颇有成效的。也给那些国际城市带来让人惊羡的巨大效应。如贝聿铭事务所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汇丰银行大厦,纽约佩里--克拉克--建筑事务所设计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仅举例世界城市招标个案香港。不作照搬模仿之用。但理念可借鉴)。
(9)鉴于此地块含有如此多的重要意义和利害关系,如此重的分量(比起“昂展”项目的位置那就重要的太多),且城市的土地是建一块少一块。所以建议把此地块的建筑列为市重点工程全力打造成中央商务地标性建筑(银座项目是青岛市重点工程,也是青岛城市中央区新的地标性建筑)。这里的位置决不亚于阳光100的位置(海港路北头),甚至和文化中心工程一样重要。如打造成精品工程(超精品),将会呈跨越式大级数的提升形成并影响其周边综横交错的商圈及整个城市商贸服务业的繁荣既旅游经济的效益(当然这是一个极重要的良好开端。是我们调结构,拉内需,保增长,应危机看到即应抓到的重要研究课题---所谓危中有机),也会呈跨越式大级数的提升城市的品质形象和影响力,对城市所能带动的其它经济(如县域经济)及社会效应也将产生比较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为这里具有战略意义的性质。如果功能加外观“都上去了”,品质(品味)就上去了,品质上去了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气和辐射带动力。城市建设要做一项成就一项,以达到有质量的加快发展为目标。如果能保证“质量”,你想怎么加快都可以,如果不能保证“质量”,你宁愿慢它半拍。这就是“大前提”下的灵活精确的判断,这就是城市建设的“节奏掌握”(哪些可以快,哪些可以慢。什么时候要快,什么时候可以适当慢一点。即轻重缓急的道理)。城市建设要争取达到多出精品,不留遗憾的最佳理想目标。这做起来对于我们这座城市来说非常的重要也显的非常的不容易。说到这里,为了烟台持久竞争力的提升,为了避免烟台那被耽搁历史跨度百多多年而给我们每个子民后人带来的耻辱和在我们身边时常能引起阵阵隐痛的遗憾耗梦,更为了眼前所能做到的一点点担当,郑重提请政府领导:如果还是采用上述地块的建筑调整设计方案,我说“能用”,怎么不能用。当初劳动大厦,供水大厦令多少人感到“新鲜”,现在还不是一样的在“用”吗,但这“能用”的效果及(精确到每分每秒每天每月)年复一年垒积所产生的效应(益)上的差距自然不用我们多说。不要说烟台这第一拨高楼的“劳动供水”,就是第二拨为代表的国贸大厦大概已有15年左右楼龄,其实它早已不再让人“仰慕”了,而满20年后必然面临着被淘汰,因为它占着如此寸金寸土镀满黄金的“茅册”却下不来(带不来)更多的效应(益)。那时,拆吧造成了那么多钢筋水泥浪费的重复建设,不拆吧它枉费了如此位置所应该产生的巨大价值(效用效益)。而海港路中段地块的现建筑设计方案如果从保守一点说的话,至少目前我没有感到有太多的“新鲜”,请注意我说的“新鲜”不是普通层次意义上的新鲜。从能用的角度上讲,一般意义上的能用和更高层次意义上的能用那就差的老大了。如果用海港路中段目前的建筑调整设计方案,我个人感觉也会在20 年以后面临被淘汰,甚至我再下个大胆的感觉,5—10年之内就会淘汰,为什么?:-----我不知道这种推理是不是十分精确,前面说的“一,二拨高楼”一出来的时候还给我们带来“某种新鲜或某种认可度”(是刚刚改革开放初期那个年代的局限),但这个建筑仅仅是图纸还没真正走下来就让我感觉没有“某种太多的价值和认可度”。我只是设身处地的为烟台着想,希望不要再重复以前的遗憾耗梦,希望不要再枉费世界造化“托付”给我们的大好河山和资源优势,好好的去珍惜把握和利用,所以才有这种直白的判断,为的是让我们的城市能有更多方方面面精确的考量。当然信不信还要由我们用更智慧前瞻的眼界去综合考量,仅作为个人提出的参考吧。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我看来,这里地块的建筑决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平常的建筑而以,如果把这个处在东西南北商贸服务业带里重要的“一横一纵”(文中开头商业位置解读)也是未来需要着力打造的中央商贸服务业繁华一条街“比喻”成战役的重要纵深攻击线(东西南北向都具纵深辐射的商圈意义),那么处于海港路中段的这个位置(地块)就是战役重要纵深攻击线上的“战略重镇”(至少是大圆点中心圈内其中之一的重要重镇),如果把这个重镇拿下来(作好完尽到一定高度的层次),那么将直接影响这条攻击线周边以外的“其它战斗”(波及影响这一线及周边其它商业的活动---商业的聚集连动性,包括影响向东的“南洪,北大西两条街”的未来整体改造和商业活动及向西的商业街整体改造和商业活动,及向北向南向西向东的战略辐射带动),如果“其它战斗”也因此都推进顺利的话,这个重要纵深攻击线就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全市整体商贸服务业十分的繁荣度,包括旅游经济的活力及对整个经济社会的正面影响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所谓“一荣俱荣”。相反,假设这个重镇没有拿下来(没有作好完尽到一定的高度层次),那么也将直接影响这条攻击线的“其它战斗”(也即上面同类条分析内容的相反结果,那结果究竟是什么境况,我说不太清,反正我感觉“不会乐观”),在这种前提下,如果“其它战斗”也因此都推进不太顺利的话,这个重要纵深攻击线就为整个战役的结局(全市整体商贸服务业五到七分的繁荣度,包括旅游经济的活力及对整个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度。分数只为用于方便描述的大致估计分数,不是统计数字)埋下了“重要的隐患”。所谓“一损俱损”。我不是搞军事分析的,只是借用于这种形式来推理我要强调的认识和观点(能比较简洁明了,方便阐述),不作任何贬低其它之用。仅为我市的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参考(这样的推理方式也许有偏颇,不妥之处务请更正)。但包含在以上分析建议的全部认识和观点其中的利害得失,孰轻孰重,务请建设局及市相关市领导辛苦斟酌考量吧。本来昨天晚上我已写就此稿,可是为了证实篇中“有些描述”的可靠性及某种有效性,我又专门在寒夜里去了几处应考量的地点,这其中又有了些个看似深化的新认识。正象前面说的,我的部分认识也是动态的。我觉得,城市建设发展涵盖的内容纷繁复杂(具体到实际充满着矛盾与挑战),而想作好它就显的更复杂了(不过也是我们城市共同借此奋斗所乐见的结果,尽管发展的道路有多么的艰难曲折)。我突然觉得有些前瞻层面上的认识需要与一个相对时间段内的某个合适宜的时刻去吻合印证并最终形成一定层面的共识(一定的前瞻需一定的时间空间作酝酿论证的条件和保证)。我也觉得春节前后是我们梳理城市发展较适宜的时间段。就象老电影上说的:“大踏步的后退是为了夺取全面更大的胜利”。何况我们不是在后退,只是我们在酝酿积蓄更多更好的力量。所以建议市里及各方面对某些有待进一步印证并需有更多前瞻考量的重要项目暂时先不下定论(不要说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就是明年及每一年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也不是我们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全都能十分准确描述出来的,尤其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太快了),等以后在慢慢的梳理过程中综合出来的思路也许会慢慢的清晰起来,得到深化并最终自然而然的浮出水面。考虑到这个因素,先把本建议予以传递。至于本地块建筑还有什么作前瞻的考量,本文在部分内容中暂作较模糊的概念性描述,待以后的时间段内逐步清晰斟酌后再作传递。
(限于个人学识等各方面的局限,本建议仅供有关方面参考,不当之处请领导皆有识之士补正。未尽事宜可待后补充。请建设局的领导负起重任,及时转达相关市领导。真是有时觉得,现在已经不敢相信,也不知该怎样写,写些什么给谁。最后希望烟台继续加油吧!)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本文为个别内容处修改补充稿,可替换如前传递的同内容稿)

【部门调整前所有问题】答复:2010-01-20 12:31:11

你好;
非常感谢你的意见和建议。看得出来,为将我市建设得更加美丽,你对我市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做了非常充足的调查研究的。衷心希望向你这样关心烟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热心市民越多越好,我们有广大热心市民的关心和支持,会更加有信心、有干劲、有能力地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城市。我们已经将你的意见和建议转到了负责“金点子”活动的责任科室-城建科,联系电话是:6917677和917684。方便的话,可以直接联系,畅谈想法,沟通理念,以便在今后制定城建计划时参考你的意见。谢谢。
提示:只有提问网友本人可参与  满意度说明
满意度调查: 查询密码:
网友回复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