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我要提问
满意度: 类型:咨询 编号:25477     部门:部门调整前所有问题     提问者:水母网友     提问时间:2010-07-19 09:30:30
最牛班级!引发反思
今年中考,听说2中有个最牛班级,全班60来个人50多个能上高中的!然而,但凡稍微有点教育常识的人就知道,这样的新闻,纯属外行看的热闹而已。如此"最牛班级"以及其天花乱坠的经验云云,其实都是不可复制的。这就好比娱乐公司PK出了一个"超女学院",于是发布新闻云"天哪,一个班级竟然全都会唱歌,而且个个是长得很漂亮的女生耶!"然后正儿八经地传授培养"神奇班级"的普遍性经验,这实在是天大的笑话。要知道,创造54人保送神话的经验固然在于学习方法、学校培养等,更关键的还在于掐尖式的中学招录体制,如果这个"最牛班级"真有经验可谈,我们不妨做一个最简单的实验:随机抽取一所乡村中学的班级,让他们来"最牛班级"接受一样的教育,看看这些经验能开出几朵保送的花朵。

  所谓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鼓噪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沉溺于"最牛班级"的幻觉,这恰恰显露了基础教育最真实的一面:建校时划分三六九等,招生时就"区别对待",然后掐尖制造出"最牛班级","最牛班级"再带动"最牛学校","最牛学校"继续牛气冲天地利用这种马太效应和政策优势掐尖"造牛"……不明真相的群众只有顶礼膜拜"牛校"的份儿,"牛校"的老师自然也可以对其他学校的教师谆谆教诲道"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如果教育资源是均衡的,中招政策是公平的,"最牛班级"出现的概率大约和彗星撞地球相差无几。当然,我们不是要否认"牛班"学生的科学学习经验,也不是要抹杀当事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上的成绩,只是,这样的现象与其说是经验与成绩,不如说更像是演给教育均衡看的一幕讽刺剧而已:因为它放大的,是不均与不公的"奇迹",是悖逆基础教育规律与民意的"奇迹",不啻为一针激发其他学校"造神、造牛"欲望的兴奋剂。

  这些聪明的孩子,如果能分散在各个学校该多好:既能带动更多普通学生勤勉上进,又能给所在班级、学校更多动力——当然,也未必会影响他们被保送的命运。"最牛班级"少一点,挤破头上重点的家长就会轻松一点,校际竞争也不至于如此惨烈,往深处说,教育均衡的道路也许就现实多了。
暂时还没有回答
提示:只有提问网友本人可参与  满意度说明
满意度调查: 查询密码:
网友回复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